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29日宣布,将从9月起分批发放政府储备猪肉,并指导地方政府同步发放储备猪肉,确保节日期间猪肉供应。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维护市场正常秩序。建议养殖(农场)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,保持市场正常节奏;相关企业有序投放猪肉商品库存,增加市场供应。
对此,大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刘金浩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2021年6月至今年4月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种猪数量保持下降,这导致生猪市场供应紧张,导致今年3月底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。目前生猪供应疲软,需求侧随着天气转凉,临近开学季和“两”因素,生猪季节性需求增加,下游消费将持续复苏,防止猪肉价格过度波动,国家相关部门使猪肉储备供应平稳符合市场预期。
具体来看,经过今年7月初发改委的几次行动,虽然猪价已从7月5日的年内高点(人民币内23.04元/公斤,人民币外24.35元/公斤)有所回落,但从7月28日开始,猪价又明显回升。汇益网数据显示,8月26日,全国三元生猪市场价格为22.21元/公斤,较7月28日的近期低点(三元20.36元/公斤、三元20.62元/公斤)上涨约9��全国生猪市场数据显示,8月29日,三原生猪境外市场价格为22.48元/公斤,也较7月28日上涨约9��
“投资和仓储消息的提前发布,无疑会给节前消费端稳定一针,也会给近期飙升的猪肉价格降温。”上钢联合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凌云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采访时表示,综合来看,中央肉类储备主要用于应急供应和市场调控;地方肉类储备是地区重大的应急保障节日。随着中秋佳节的到来,储备肉类综合考虑了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情况。
“后期生猪价格整体仍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,但预计涨幅有限。”刘金浩预测。
五矿期货投资咨询部研究员王军也持有类似观点。在他看来,从周期、盈利和供需角度来看,新的猪周期始于今年4月。不过,在整体供应吃紧、需求看涨的背景下,有望维持下半年生猪价格的强势格局。但考虑到产能正在逐步恢复,主体对旺季供应已提前做好准备,且政策调控有望随时强制,总体来看,下半年生猪价格仍保持稳定。